March 24, 2016

淮軍之成為勁旅

湘軍將領以湘鄉籍人士為多,然而,湘軍統帥,除了曾國藩、國荃兄弟,其他幾位都不是湘鄉人,如胡林翼是益陽人,左宗棠是湘陰人,彭玉麟是衡陽人,劉坤一是新寧人。再看士兵,固然有"無湘不成軍”一說,表示湘鄉士兵絕對是優質兵源,但是否意味著只有湘鄉兵才是湘軍主力,才能成為精銳部隊?不是這樣的。湖南一省之內,湘鄉一縣之外,還有不少出產優質兵源的地方,如邵陽,如湘西辰沅一帶,如衡陽。再者,根據一貫流傳的湘軍選兵標準—儘量選用"樸實農夫”,而不要選用"城市油滑之人”,如長沙人—似乎可以判斷,長沙府不能出產優質兵源,但是,偏是這些"城市油滑之人”,一旦遭遇名將,也能訓練成為雄師,譬如勇冠湘軍諸部的"霆軍”。

  曾國荃回湘鄉募勇,曾說,兵源最好出自離他家附近若干裏的範圍,稍遠一點,哪怕同是湘鄉人,也不可靠。這種標準,有什麼道理呢?除了同鄉在語言習俗上比較親近,易於溝通,恐怕並無太多道理可講。曾國荃仿佛在說,我們家門口的人如何如何不得了,除此之外再無什麼人才,這真是狹隘的成見。這種地域上的成見,實在是將來湘軍集團之地方主義、宗派主義的濫觴。一縣之人還要搞歧視,其負面影響可想而知。未來,湘軍中湖南人與外省人之間的矛盾,愈演愈烈,直至最終引發"湘淮不和”(即湖南人與安徽人之間的爭鬥),譬如,李鴻章作為安徽人,從湘軍陣營中憤而出走另立淮軍;程學啟本是曾國荃部下的猛將,只因受不了湘籍人士的歧視,脫離湘軍,轉投李鴻章;還有攻克南京首先入城的朱洪章,因為是貴州人,也受到湘籍人士的排擠,落落寡歡;直到光緒年間,王闿運還在感歎,湘淮之間的矛盾無法調解。當然,負面影響也可能結出正面的成果。譬如淮軍之成立,李鴻章之所以成為一代偉人,正是這種負面鬥爭無心插柳得出的成果。同時,湖南本省人之間也鬥得厲害。譬如,湘軍初建,王和曾國藩亦不和諧,剛開始合作,就分道揚鑣。此後,曾國藩與左宗棠,左宗棠與郭嵩燾,也產生了深刻的矛盾,可以說從頭鬥到尾,甚至至死都不原諒。如郭嵩燾對左宗棠,當他聽到左宗棠的死訊,在日記中寫道:"且傷且憾。”"傷”,指左宗棠為國家元勳,又與自己有數十年的交誼,於公於私,他的逝世都令人傷心;"憾”,則謂左宗棠"矜張恣肆”,"專恃意氣”,本來能做"一代名臣”,卻因為這些壞毛病而不能達標,真是"自毀已甚”(《郭嵩燾日記》光緒十一年八月初三日)。舉世公認,左宗棠是一代偉人,郭嵩燾卻抱著私怨,不肯承認,可想而知他們的矛盾有多深。

  這些爭鬥有時候顯得非常的殘酷,與"團隊精神”大相衝突,不妨說:團結並不是湘軍的特色。曾國藩在軍中經常強調的一句話,曰:"勝不攘功,敗則相救。”打了勝仗,有幾分功勞就領幾分獎賞,不要把別人的功勞搶過來,也不要虛報自己的功績,這是"勝不攘功”;"敗則相救”,則說一同出戰,誰的戰況好一點,而友軍那邊有麻煩,那麼,行有餘力就該去救助友軍,儘管這麼做可能讓己軍陷入困境,但一定要去救;如果袖手不管,甚而在軍中形成這樣的風氣,那麼,湘軍就難以成功。曾國藩這句話,本是用來總結綠營崩潰的教訓—清代的國家經制軍隊是綠營,綠營崩潰之後,像湘軍這種勇軍才登上歷史舞臺。曾國藩不想讓湘軍成為另一個綠營,才時刻拿這句話提醒將領們。這話固然說得對,但是,正因為湘軍將領之間、各支軍隊之間確實出現了"勝則攘功,敗不相救”的情況,他才要格外強調這條軍令。這種情況,不是一起兩起的孤立事件,可以說,在湘軍作戰的過程中經常發生。因此,可以說,團結不是湘軍的特色。

  至於不團結卻能做成一樁大事業,這是什麼道理?這就需要我們回顧湘軍歷史,看一看從組建到攻克南京,再到各軍分頭發展,到底都發生了什麼事情。梳理這些事實,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出答案。

Posted by: huoyanzhanshi at 09:23 AM | No Comments | Add Comment
Post contains 5 words, total size 10 kb.




What colour is a green orange?




21kb generated in CPU 0.0092, elapsed 0.0552 seconds.
35 queries taking 0.0482 seconds, 79 records returned.
Powered by Minx 1.1.6c-pink.